國人飲食精緻,幼兒蛀牙率增加,但不少小病患抗拒治療,發生咬醫師或是治療中亂動受傷的意外,現在有醫療院所利用舒眠麻醉來進行治療,不過由於是全身性的靜脈麻醉,還是有一定程度風險,必須經過醫師評估體質來進行。
幼兒躺在牙醫診療椅上治療蛀牙,由於飲食越來越精緻,也有不少小小孩含著奶瓶睡覺,導致蛀牙年紀越來越小,但不少小小孩無法配合治療,除了哭鬧掙扎,甚至可能伸手搶器材。
牙醫師謝宗慈說,「因為我們的工具是快速轉動切削的工具,那也曾經有傷過孩子的舌頭或是舌底這些事情,這是我們不希望再發生在其他人身上。」
就算打了局部麻藥,幼兒還是可能恐懼,因此有醫療院所把過去用在失能失智者的「舒眠治療」來運用在需要進行複雜牙齒療程的幼兒身上,喝下麻醉藥物後,依照體型精密計算給予持續性的靜脈麻醉藥物,不過因為麻醉對人體還是有風險,因此以呼吸監測儀器,並給予高純度氧氣,避免因麻醉產生呼吸困難。
麻醉科醫師馮育斌表示,「(如果有)嚴重的一個系統性疾病,還有一些上呼吸道結構的異常,因為麻醉藥物可能會影響到病人的呼吸,所以說這些有顱顏構造異常的一個病人,在進行麻醉的時候,如果呼吸功能又被麻醉藥抑制的話,相較於一般健康的孩子,可能會比較容易有缺氧的風險。」
醫師提醒,這種治療為自費項目,若要進行兒童牙科舒眠治療,還是得要先由醫師評估。
新聞轉自 公視